要不要化疗
专家提醒:这4种癌症患者别化疗!
关于化疗,人们对它的质疑从未停止!从不尽如人意的治疗效果,到折磨人的副作用,甚至有人不禁会问:如果不做化疗,是不是还能活得久一点?
的确,化疗就像一把双刃剑,杀死癌细胞的同时,也在无差别杀死正常细胞,常被调侃为“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”疗法。
那为什么医生还会让患者做化疗?
虽然化疗的副作用常常让患者望而生畏,但是化疗的不可替代性让它依然是患者对抗的利器。
① 全身性治疗优势
化疗药物通过血液循环流遍全身,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癌症晚期患者或者为转移风险高的患者,手术或放疗的局部治疗覆盖之外的游离癌细胞,就需要化疗来进行系统清除。
② 治愈潜力与延长生存期
-
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年生存率达54.9%[1]。
-
恶性淋巴瘤生存时间平均延长50.52个月[2]。
-
胃癌根治术后进行化疗的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达43.4%[3]。
这些数字都证实着化疗大大提升着癌症患者的生存率,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方式。
③ 联合治疗的协同效应
化疗常与手术、放疗、靶向、免疫治疗等联合使用。例如手术前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以提高手术成功率;术后辅助化疗可清除残余癌细胞,降低复发风险。
化疗就是一场获益与副作用的权衡,因此在选择化疗前需要仔细评估,化疗到底适不适合你的病情。
专家提醒:这4种癌症患者别化疗!
1、对化疗不敏感的患者
大家都知道,化疗的效果好不好取决于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,像是胰腺导管腺癌、肝细胞癌(Child-Pugh C级)、胃肠间质瘤、甲状腺乳头状瘤、肾透明细胞癌、黑色素瘤等,对化疗反应率低。当获益不足以弥补副作用带来的伤害时,不要选择化疗。
2、多数分期早的患者
TNM分期中的0期或Ⅰ期的早期癌症处于原位或局部浸润阶段,手术、放疗等局部治疗就能够直接切除或消灭肿瘤。全身性治疗的化疗不仅生存获益有限,还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毒性。
2025年NCCN指南首次在早期乳腺癌、局限期前列腺癌、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三大癌种中明确划定了避免化疗适应症,这意味着大约 28% 既往需要接受化疗的患者,即将迎来治疗模式的革新[4]。
3、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
由于化疗的药物代谢和毒性风险,在使用化疗时有明确的禁忌症,对于肝肾功能不全、心肺功能受损、骨髓抑制的人群明确禁忌。例如冠心病或慢阻肺患者,化疗可能诱发心肺功能失代偿,增加死亡风险。
对于化疗禁忌人群,可选择vNKT细胞免疫治疗这类有效性、安全性更高的新型疗法进行替代性治疗,优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安全。
vNKT细胞免疫治疗
NKT细胞 (Natural killer T cell),是一种细胞表面既有T细胞受体TCR,又有NK细胞受体的特殊T细胞亚群,它兼具NK细胞和T细胞的重要特征,具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双重能力,可以非常快速地杀伤肿瘤细胞。在NKT细胞亚群中,有一种个头更大、杀伤能力更强的特种兵,就是清华大学张明徽教授的实验团队发现的vNKT(Variant Natural Killer T)细胞。
这群vNKT细胞在体内的数量非常少,且不会轻易被激活。但是一旦被活化,却能以一当百,杀灭那些可能残存在体内无法被发现的肿瘤细胞。另外,研究还发现vNKT细胞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,不仅能够直接杀伤癌细胞,还会调节肿瘤组织内部的免疫微环境,杀伤抑制性免疫细胞MDSCs,打破肿瘤的免疫逃逸,重建正常免疫系统,进一步预防复发转移。
实验条件:有vNKT细胞存在的情况下,经过16个小时,近乎所有B16肿瘤细胞被杀死!
4、恶病质阶段的晚期癌症患者
在晚期肿瘤患者中,肿瘤恶病质的发生率高达50%~80%,其中:
胰腺癌患者的恶病质发病率高达到62.8%;
胃癌患者的恶病质发病率为56.4%;
食管癌患者的恶病质发病率为51.8%;
结直肠癌患者的恶病质发病率为42.2% ;
肝癌患者的恶病质发病率为38.1% [5-6]。
随着病情的进展,很多患者已经骨瘦如柴,无法承受化疗带来的副作用,此时化疗的生存获益与风险已经失衡,不适合化疗。临床决策需以生活质量为核心,遵循“最小伤害原则”。
参考来源:
[1]丛蕾,崔言刚,王潍博,等.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[J1.中国癌症杂志,2009.
[2]于晓旻,王莉芬,吕丽.92例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与预后的关系[J].中国医药导报,2007.
[3]詹友庆,孙晓卫,李威,等.影响根治术后胃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[J1.癌症:英文版,2005.
[4] 2025版NCCN指南
[5]Journal of Cachexia, Sarcopenia and Muscle (2021, 10.1002/jcsm.12710)
[6]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肿瘤厌食-恶病质综合征诊疗指南(2021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