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肺癌的人,有6大共性
肺癌作为死亡率极高的癌症,哈佛大学有研究人员专门针对肺癌展开研究,征得同意后对150名肺癌患者进行解剖,竟意外发现了有关肺癌六个不为人知的秘密!
肺癌的隐身衣是谁给的
很多肺癌患者拿着片子找到医生时,个里面有七个都是晚期。是他们警惕性不够,还是肺癌会穿上隐身衣呢?
答案显然是后者。据数据统计显示,多数肺癌患者来医院检查前可能表现为咳嗽、气喘等,症状和感冒非常类似。
还有些患者可能是因为腰腿部的酸胀疼痛入院检查,结果查着查着被告知患上了肺癌。
甚至有一小部分的患者在常规的体检中发现了肺癌。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告诉我们:肺癌无处不在。
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,除了症状表现不典型外,筛查手段也有很重要的关系。大部分人只会进行常规体检,癌症筛查的检查几乎不会被大家选择。基于这些因素,肺癌的隐身衣自然不会轻易的被脱下。
不过普通人也无需过分的担心,患上肺癌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从哈佛大学的研究中便能得知,只有具备这六点的人,才更有可能被成为肺癌患者。
“尸体真的会说话”
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除了都是肺癌患者外,其余并未做任何筛选。但在解剖时,研究人员发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。
结果显示,这些人的肺**部组织早已经出现了纤维化的病变,**这并不像是癌症带来的结果,而是长期免疫带来的不良反应,换而言之,肺癌在体内并不是忽然出现,而是日积月累蚕食身体。
而且大部分的肺癌患者体内都有**长期的慢性炎症,**为肺癌的发展提供了精细的培养皿。随着体内的炎症不断刺激正常细胞,拉帮结派正常细胞也变成了癌细胞的帮凶,久而久之肺癌便形成了。
从他们生前的生活习惯中,研究者敏锐的发现肺癌的出现还真不是一场意外。
吸烟导致患癌?不绝对
说起肺癌,许多人会下意识的将吸烟等同于肺癌的罪魁祸首。这一想法确实有道理。
吸烟时,烟草燃烧会释放出多种致癌物质,这些物质包括焦油、亚硝胺等等,这些都是大名鼎鼎的致癌物质。伴随着吞云吐雾的动作,这些有害物质进入到肺部。
长期吸烟会导致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受损,这些受损的细胞将可能发生恶性转变,成为癌细胞的预备军。而且吸烟还会抑制肺部的免疫功能。
**吸烟患者患癌的概率是不吸烟患者的2.77倍。**不光是一手烟,二手烟的危害同样不容小觑。而且患癌的风险会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。
但也有些患者既没有吸烟史,也没有二手烟的接触史。这就不得不说到第二个因素:饮食。
吃多吃少都伤身
结论显示,这150名患者中有过度节食的,也有长期吃太好的,他们的饮食结构要么是重油重盐,要么是清汤寡水。无论是吃的太好,还是吃的太少,都成了患癌的主要因素。
节食减肥是很多年轻朋友喜欢的方式,严重时一天可能只能吃下一片面包。但长期的营养不良将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。当免疫力下降够,机体对癌细胞的监测清除能力将会下降,增加患癌的风险。
长时间的营养摄入不足将诱发机体代谢紊乱,增加了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,这也成为了体内细胞癌变的元凶。
另一种情况则是吃的太好了,营养过剩会出现肥胖、高血糖等问题。大量重油重盐的食物进入体内,人体无法及时的吸收利用这些营养元素,于是便转换成脂肪囤积。
肥胖患者往往缺乏运动,而且热衷美食,这样的生活习惯会引起慢性炎症反应不断增加,比如肿瘤坏死因子-α(TNF-α)和白介素-6(IL-6)等,促进癌细胞的生长转移。
特别是糖尿病患者,高胰岛素水平会激活PI3K/AKT信号通路,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。这也会成为肺癌发生的不定时炸弹。
到此,人们还是觉得诱发肺癌的因子也不是这么隐匿,可如果告诉你睡眠也是值得关注的患癌因素呢?
你真的懂睡觉吗?
说起睡觉,很多人不解了,不就是睡觉吗谁还不会了。事实上,根据这些肺癌患者的报告情况来看,你可能还真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睡觉方法。
研究表明,这150名的实验对象均出现了长期的睡眠紊乱,比如熬夜、昼夜颠倒等等。睡眠不足将会破坏人体内的生物钟,导致我们无法正常的进入休息修复能量。
若是睡眠不足,身体免疫力也会轻易的遭到外界细菌病毒的攻击,肺部的防御能力大幅度下降,增加患癌的风险。而且长期的熬夜还会出现内分泌失调,比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的变化。
这些激素失调的严重性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严重时可能会导致DNA的损伤。进而增加基因突变的风险。而癌细胞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悄无声息的入侵,让人毫无还手能力。
在众多的患癌因子中,不光是睡眠有讲究,其实运动也一样。
运动不光减脂,还能减“癌”
生命贵在运动,但大部分的人群都缺乏运动,**这可能会导致出现免疫力下降,抗癌细胞能力减弱。**不利于对抗外界病毒的入侵。而且长期运动不足将可能诱发肥胖。
肥胖一旦不受控制,那反过来将进一步的让健康问题发生恶化。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心肺功能不佳,良好的心肺功能是维持健康必不可少的支撑。
反观现实生活中,许多人因为压力大、工作时间过长等因素忽视了运动的重要性,难得的休息时间也只想窝在家里睡觉,长此以往,身体只能消耗自身的正常细胞来维持运作。
而被代偿消耗的正常细胞多了,身体防御机能不足,便会增加体内的慢性炎症,正如研究发现,炎症是肺癌发展的第一步,这也向我们证明了,运动或能成为患癌第四大因素。
其实,不单单是这些显性的患病因子,隐性的患病因子也值得关注。比如心理健康。
过度焦虑:癌细胞培养皿
良好的心态是应对一切疾病的基础,**大部分人知道自己生病后第一反应是恐惧、紧张、郁郁寡欢。**诚然,在大病面前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,可如果长期困在里面,将不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。
调查统计,150名受试者他们面临着来自职场、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,而且不善于处理压力。试图通过抽烟、酗酒、暴饮暴食等方式环节压力,形成恶性循环。
高压的心理状态让身体时刻处在紧绷的应激状态,将会干扰神经内分泌系统,不利于肺部的神经调节,也将为癌细胞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。
除了上述因素外,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患癌因子出现了,竟然是社交关系!
社交关系:最易被忽视
人是社会性的动物,社交是人与社会链接的重要方式。**长期处在心理孤独的人群,可能会诱发生物层面的致癌机制!**要想解释这一机制,必须弄清楚一种叫做IL-6的细胞因子。
它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,可以通过与IL-6受体和gp130,一种信号传导蛋白结合,激活JAK/STAT信号通路,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。
而且它还能促成肿瘤血管的生成,成为癌细胞生长发育的营养库,为其提供丰富的养分和氧气。研究中发现,这些人体内该细胞因子的含量都非常高。
不光如此,它还可以为癌细胞打掩护,抑制体内的肿瘤免疫反应,帮助肿瘤逃脱身体免疫机制的监控,在不见天日的地方悄悄成长。等到免疫系统发现它时,早已经是无力回天。
看着这些结论,人们似乎明白了**,癌细胞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,它是同愚公移山般的慢慢累积。**
偶尔熬夜没关系,偶尔重口味饮食也没关系,偶尔不运动同样没关系。但试问长期如此呢?几年、十几年到几十年,我们的身体还真能一如既往地健康下去吗?
恐怕答案只有交给时间才能出真知。 要想不被肺癌找上门,那我们必须每时每刻关注培养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,少抽烟少喝酒,健康饮食积极锻炼,远离癌症自然不在话下!
参考资料来源:
[1]王玉玲,陈勃江.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[J].四川医学,2025,46(1):102-106.DOI:10.16252/j.cnki.issn1004-0501-2025.01.021.
[2]李超明,张春宁,李明尧,林华明.致癌转录因子FOS样抗原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[J].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医学版),2020,49(5):582-586.DOI:10.3870/j.issn.1672-0741.2020.05.013.
[3]郭华,齐宗利,张海祥,李真真,房国栋,李文生.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GFR/ALK/ROS1基因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[J].现代检验医学杂志,2018,33(6):17-20.DOI:10.3969/j.issn.1671-7414.2018.06.005.